你见过这么演戏的吗?特朗普那台大戏,开场锣鼓敲得震天响,号称“美国解放日”,说要在九十天内,把全世界九十个国家的贸易规则给捋一遍。
结果呢?这台本三个月里改了快三十回,当初的全球豪言壮语,缩水成了一纸发给十四个国家的“最后通牒”,连交卷时间都尴尬地拖到了八月。
这出戏最让人看不懂的地方,是那明晃晃的双重标准。这边厢,对着日本、韩国这些铁杆盟友,关税大棒抡得虎虎生风,日本车关税说加就加,泰国产品更是直接被课以重税。
可一转头,特朗普对中国的脸,却像是春风拂面。他在内阁会议上公开夸奖,说跟中国的协议“非常公平”,两国关系“好得很”,还特意显摆自己跟中国高层通电话有多勤。
这可不是他一拍脑门的心血来潮。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几乎是前后脚,扎堆儿地向中国吹暖风,给新一轮谈判使劲儿地垫场子。
谁能想到,这番热情却贴了个冷屁股。美方把谈判时间表都透露出来了,中国外交部一句“建议向主管部门询问”,就把皮球轻轻踢了回去,那姿态,叫一个云淡风轻。
想看懂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得钻到他们政策的后台厨房去瞧瞧。特朗普政府的决策,哪里是什么深思熟虑的棋局,分明就是一场永不落幕的内部“大乱斗”。
连白宫的经济顾问都自己承认,他那个团队里,有拼命要保护本国产业的,有天天盯着财政赤字不放的,还有满脑子只想着怎么赢得下一次选举的。这三伙人凑一块儿,政策不成碎片才怪。
这种骨子里的撕裂,直接就体现在那乱成一锅粥的对外策略上。一会儿一个样,让人眼花缭乱。先是挑人打,专挑盟友下手,却偏偏把中国当成个“例外”,这叫一个亲疏不分。
接着是挑领域打,一开始说要全面开战,后来又变成精准打击,一会儿瞄准汽车,一会儿对付半导体,一会儿又逼着韩国开放农产品市场,扭着日本的胳膊非要人家买美国大米。
最离谱的是,威胁手段还在不断升级。在给那十四个国家的信里,特朗普甚至发明了个新词儿,叫“转口贸易惩罚”,警告谁要是敢借着第三国绕开关税,就得挨双倍的罚。这已经不是讲不讲理的问题了,是连世贸组织的规矩都不要了。
就是这么一场混乱,让最初那个“九十天搞定九十国”的宏伟蓝图,彻底成了一个国际笑话。眼看七月的大限都过了,除了英国、越南等少数几个国家签了点不痛不痒的协议,跟欧盟、日本、印度这些大块头的谈判,全都卡壳了。
加拿大更是因为一个数字服务税,直接跟美国翻了脸。连财政部长贝森特自己都不得不垂头丧气地承认:这全球贸易谈判,比我们想的要复杂太多了。
更要命的是,这根被他当成武器四处挥舞的关税大棒,正像一个不听使唤的回旋镖,以谁也想不到的角度和力道,狠狠地砸回了美国自己身上。
第一个扛不住的,就是金融市场。四月份关税政策一加码,华尔街立马就上演了股票、债券、汇率“三杀”的惨烈景象,那绿油油的K线图,看得人心惊肉跳。
标普指数一个月就跌了百分之六,美元也跟着贬值,市场的恐慌情绪就像病毒一样蔓延。连高盛都出来警告,说这种组合拳打击,在和平年代太罕见了,上一次还是在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
实体经济的疼痛感,来得同样真实而刺骨。通用汽车抱怨说,在美国本土生产,零部件成本要高出三分之一还多,干脆宣布把一些生产线从墨西哥搬到中国去。
波音公司也吃了大亏,欧盟对飞机零件加征报复性关税,直接导致他们的787梦想客机没法按时交货。这些增加的成本,最后都一分不少地转嫁到了普通老百姓的购物小票上。
沃尔玛的销售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因为关税,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平均涨了快两成,直接把他们第二季度的销售额给拉了下来。民调也显示,超过一半的美国人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因为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日子过得更贵了。
经济上的反噬,很快就烧到了政治上。特朗普在经济问题上的支持率,一路跌到了新低。在那些关键的农业州,比如爱荷华,农民们的抗议活动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他们在地里打出横幅,要求政府赔偿因为卖不出大豆而造成的巨大损失。
回旋镖的另一头,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划出了一道道深深的裂痕。面对美国的霸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G7峰会上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可不接受二十一世纪的《凡尔赛条约》。”
德国总理默茨甚至带着特朗普爷爷的德国出生证明去访问美国,想打打“老乡牌”软化一下态度,结果在白宫吃了闭门羹。盟友们的心,算是被伤透了。
在亚洲,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确表态,农业市场是底线,绝不让步。韩国则把贸易谈判和产业合作挂上了钩,要求美国先放宽技术出口的限制再说。就连远在非洲的南非总统,都公开站出来质疑美国贸易数据的准确性,这背后,是发展中国家对贸易霸权的一次集体说“不”。
正是在这种国内经济承压、国外盟友离心、全球体系摇摇欲坠的多重压力之下,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他心里比谁都急。根据之前的约定,中美双方互相暂停加征的关税,那个九十天的缓冲期,眼看八月初就要到期了。特朗普既不想让中国恢复关税,自己也不想再主动升级矛盾。
稳住那已经摇摇欲坠的市场和经济数据,是他现在最要紧的任务。再说了,那十四个国家之所以那么强硬,或多或少也都在等着看中国的态度。
只要中美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玩家没谈拢,其他国家谁也不愿意轻易地单独向美国低头。所以,尽快跟中国达成一个协议,哪怕只是阶段性的,也能起到一个示范作用,用来瓦解其他国家的抵抗联盟。
这才是财政部长贝森特那句“超越贸易,进入其他领域合作”的潜台词。除了那个芬太尼问题,这张谈判桌上还摆着更多地缘政治的筹码。
无论是焦头烂额的俄乌冲突,还是将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重启的朝鲜半岛问题,美国都绕不开中国。在这些更宏大的棋局上,特朗普需要中国的帮忙,远远超过中国需要他的关税豁免。
反观我们这边,在这场博弈里,展现出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战略定力。通过有梯度的反制、主动开拓更多元的市场,并且深化自身的开放,我们有效地对冲了外部的压力。
我们跟东盟、跟欧盟、跟金砖国家的合作,反而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紧密。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现在的产能已经占到它全球总量的一半了,这本身就是一个最生动的例子,说明中美经济已经深度捆绑,谁想“脱钩”都没那么容易。
历史这辆大车滚滚向前,但总是压出相似的车辙。当一个霸主还想用昨天的旧工具,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时,他自己就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了。
特朗普这场关税闹剧,或许能在短期内把水搅浑,却根本挡不住世界走向多极化、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大趋势。这飞出去的回旋镖,绕了一大圈,最后到底会砸在谁的头上?这出戏,还早着呢。
汇盈策略-炒股配资交流-正规在线炒股配资知识门户-炒股配资最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