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伊朗向以色列发射导弹后,
群里又有书友发来了临铎之作。
要知道,学习大字和打仗一样非常耗经费,
但书友这样的热情实在想让人接着聊。
首先是我们的程总,最近又有空写字了。程总一项喜写雄强一路行草书,是一个有风骚的生意人。这件临作够雄够力,过去人评王铎笔力矫健,“矫”和“健”是一体两面,程总得其“健”而失其“矫”,柔韧性不够。
例如在书写的过程中,总会将用笔确定为具体的提按动作,以强其骨力,但看王铎用笔更“松”,更“浑”,程总以实运实,而铎师以虚运实,气象更大。蔡老二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笔的软本就是一种虚......
王铎水墨淋漓的写法,以虚运实再高明不过了,程总将动作落实为具体的提按方式,在书写体验上实际与王铎相去甚远,故中断常见提笔,使转处多有疙瘩,王铎则能够在在平动中摆弄笔锋的筋劲儿,更见骨力。
虚中见实的书写方式则更能够在快速的挥运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笔墨效果,“树诱”二字,则看出了程总的迟疑,还在自我的动作程式中尽力写得“像点”,那种原贴中电闪雷鸣般的洒脱都被化为具体的提按动作,说好的性情呢?
相较于程总的“认真”,徐主席则更有“写意精神”,更有一种生动的劲儿。只不过简单了。
徐主席以羊毫融合点写碑的笔调,但并未在气象上展开新的探索,反而点画显得肉多筋骨不足。对于笔锋的运用缺少王铎那种不断因为墨量多少调控用锋位置的敏锐度。也没有以碑写帖那种把推土机当跑车开的放肆,和破坏力。
一如其线形的转折解构,多是不断地重复一个简单的动作,把王铎原本极具变化的空间结构表现得简单化、卡通化了。因此拙以为,徐主席还需要再想想,怎么去理解王铎
果老师这件临作则相对“写实”,用笔尽力通过临帖来化解原本熟的流油的线条,正如高尔基所说:“多临帖,治怪病。”相比而言,果老师用笔更能圆劲,但这件临作在局部组合和整体表现上显得很奇怪,例如“已过”的奇怪错位,又如“至魏”上下连接中行气转换的不到位等等;把一个窄条幅改成宽条幅,实际上削弱了原本的气势,反而让作品更加平匀了。
有时候临帖,最好能让王铎“附体”一下。
今日尬评到此 , 愿世界和平 。
汇盈策略-炒股配资交流-正规在线炒股配资知识门户-炒股配资最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