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2025中国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在成都启幕。本次大会为期3天,聚焦风、光、储、氢等能源装备,展示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成果。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金时科技、中自科技等A股公司展示了其储能系统产品;光伏龙头通威股份、专用通信龙头海能达等也纷纷亮相。
金时科技此番主要带来了其混合储能架构与全场景方案。据公司储能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混合储能”是指能量型锂离子电池加功率型超级电容系统的组合。
在应用上,锂电+超容这套组合系统可用于源端、网端、用户端,除了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起到电网调频、电能质量改善等作用。
“超级电容和锂电池属于多能互补的关系。”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超级电容与锂电混合储能架构”,通过核心算法实现动态功率分配、智能调度。超级电容负责瞬态高功率一次调频,锂电池保障长时能量输出,二者协同提升调频效率,延长系统循环寿命。
金时科技“混合储能”技术的底气源自其多年前的一笔投资。
2021年3月,金时科技设立金时新能,开展超级电容器相关业务。金时新能联合西南交通大学,构建起了围绕超级电容器“料—材—器—用”的全产业链模式。据金时科技2024年年报,金时新能试制的相关超级电容器产品已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测试。
金时科技以烟标业务起家。近年来,公司通过自有培育、股权收购等方式转型储能。其中,公司储能设备制造业务主要包括储能系统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储能安全解决方案业务以子公司千页科技为载体,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监测预警和火灾防控研究。
储能已经成为金时科技的核心业务。2024年,公司储能设备收入2.5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8.70%;储能安全解决方案相关收入为1.14亿元,占比30.24%。
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金时科技董事长李海坚表示,公司储能业务进展平稳,订单签署情况良好。5月下旬,公司曾对外披露,其储能系统业务在手订单约3.32亿元;已确定意向,等待项目达到可签订状态的订单约3.08亿元。
转型者不止金时科技。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中自科技也带来了公司“源网荷储”综合能源管理系统。这套系统涉及辅助新能源并网、电力调频调峰、需求侧响应、智能微电网、户用等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等。
中自科技主营汽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产品。近年来,公司持续拓展储能和储能+业务。2023年公司储能和储能+业务的收入不到2000万元,2024年则超过8000万元。
据中自科技2024年年报,其储能与储能+系列产品已通过EN、IEC、UN等多项测试,获得欧盟CE认证、CB认证及CNAS证书。
2024年,中国储能行业在技术进步、市场扩张和政策支持的共同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2024年度,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109.8GWh。截至去年年末,新型储能累计装机184.2GWh,规模首超抽水蓄能。
东海证券认为,去年第二季度以来,海外去库渐近尾声、新兴市场需求爆发,终端储能系统价格呈震荡抬升趋势,指数反弹迹象显现。其认为,消纳、盈利及用电可靠性为储能装机核心驱动因素,看好独立储能、工商储等细分市场的发展潜力。
汇盈策略-炒股配资交流-正规在线炒股配资知识门户-炒股配资最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